别让“秋分养生”变伤身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贴秋膘”“秋冻”“润燥”等成为养生关键词。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认知误区,反而引发肠胃不适、感冒等问题。
记者昨日在海门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看到,因腹胀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盲目摄入牛羊肉、红烧肉等高脂食物,易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腹胀、便秘,还可能导致血脂波动。消化功能弱的人群过早吃人参、鹿茸等,更会‘虚不受补’。湿热体质者过量吃热性食物,易诱发‘秋燥’。”中医师陈爱佳说,“‘贴秋膘’要用瘦肉、鱼虾替代肥肉,搭配山药、南瓜健脾,普通人先从小米粥、银耳羹等温和食物开始更合适。”
此外,“春捂秋冻”的老话也被不少人误解。陈爱佳提醒,秋分后昼夜温差超10℃,过度“秋冻”会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若让颈、腹、脚受凉,还会加重旧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些人一门心思润燥,反而伤了脾胃。“秋分养生像调天平,喝银耳汤可加红枣,吃梨配川贝,再搭配栗子、山药温阳,才能‘阴阳平衡’。”陈爱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