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模式,在“车间课堂”基础上向基层一线深度延伸,推出“区镇课堂”安全指导,为安全监管注入全新动能,2025年8月7日下午,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东鑫处长一行赴海门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 “区镇课堂”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厂中厂”专项治理工作的痛点难点,旨在通过精准指导与经验交流,推动安全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活动现场,海门各区镇安监负责同志围绕 “厂中厂” 治理的创新实践与管理瓶颈展开了热烈分享与深入探讨。其中,三厂工业园区编制的“厂中厂治理安全简报”,为基层监管提供了精准指引;三星镇部署的“视频监控安全逃生通道畅通情况”,借助科技手段筑牢安全防线;四甲镇推行的“五部门”联审制通过多部门协同把关,从源头提升准入门槛;余东镇打造的“多部门联合服务”模式,以主动服务破解企业整改难题。这些因地制宜的做法得到了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讨论中,各区镇也普遍反映了“厂中厂”监管的共性难题,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布局分散、流动性大,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意识不强,给日常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东鑫处长结合先进地区经验与海门实际,现场提供了针对性参考意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思路。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立足地方实际,以出租方为管理重点,建立承租企业动态报备机制,常态化更新名录及经营状况,实现“厂中厂”底数阶段性见底。强化出租方统一管理责任,督促落实企业“一键响铃”装置安装且正常运行、常态化保障安全通道畅通等治理。二是优化巡查机制,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明确专人负责,细化巡查频次、重点内容和责任清单,确保监管无死角。三是深化宣传引导,通过制作“厂中厂”安全管理手册、隐患案例图册及警示视频、开展“车间课堂”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厂中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
此次“区镇课堂”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海门区推进“厂中厂”专项治理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各区镇安监负责人纷纷表示,通过交流研讨与精准指导,对“厂中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更实用的监管方法与工作技巧。
下一步,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将落实此次活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厂中厂”治理各项工作,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防线。